历史的沉淀――新泰民俗

1、节日
境内主要有春节、元宵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元节、中秋节、辞灶节等等传统节日。

2、礼仪
境内属齐鲁之邦,对各种礼节一向重视。清末民初通行叩拜礼(又叫跪拜礼),即先作一揖为拜,双膝着地弯腰前屈,以头触地为叩。一般行礼为一拜三叩,大礼三拜九叩,常在百姓见官、祭祀及庆吊仪式中行大礼(至80年代,在农村丧葬仪式中仍行大礼)。晚辈见长者,请安时行右膝跪地侧身礼节,称“打千”。亲友同辈们相见行作揖礼(双手合拢,低头弯腰)。熟人路遇双手抱拳行拱手礼。妇女见面,双手合拢置腰左,身稍弓,称“万福”礼。
1919年“五四”运动后,鞠躬礼代替了叩拜、打千、万福礼。在结婚、丧葬、节日庆祝、追悼会仪式上,均行鞠躬礼,一般是三鞠躬。平时,迎客送客,行握手礼。建国后,普遍实行握手礼,举行典礼根据仪式轻重一鞠躬或三鞠躬礼。学生见老师则行举手礼或停立礼。

(1)做客

境内做客有三种:一种红白喜事,被请当大客;二是被邀赴宴做客;三是主动走亲串友做客。不管男客女客,均着装整洁。男要理发修面,女要梳妆打扮。举止言谈稳重大方。接受主人敬茶,一般要起坐,双手接碗,添茶时,右手扶碗边,以示谢意。饮酒时,一般不主动端杯夹菜,要等陪客相劝。主人敬酒,客必起坐接杯。做客一般不狂饮暴食,饮酒恰倒好处时,要主动提出上饭,以示酒足,不可再饮。饭毕要主动起坐,让主家收拾宴桌。然后,饮茶少许,便向主家告辞。做客(尤其是新客)若不懂礼节,会惹人耻笑。

(2)待客

境内待客讲究礼貌,婚庆祝寿或宴客,每逢客至,主人多在大门外恭候客人,以示热情。客到,便笑脸相迎,对客人行拱手礼或握手客套一番,接过礼物,让客先进门。进屋后,让坐迎门左边上首座上,接着递烟泡茶,敬烟代为点燃,敬茶双手执壶斟至八分。问长问短,态度要诚恳亲切。留客进餐,酒席间,让客坐首位,并找陪客,主人陪坐于下。饮宴中要热情地不停地敬酒让菜,让客人畅饮为快。用饭时,主人及陪客不先于客人吃完,更不能擅离席位。饭后用茶。客走,要回压礼物,亲送出门,行话别礼。此传统待客礼俗,至今相袭。

3、婚嫁
境内传统婚俗十分复杂,有相亲、定亲、送彩礼、定日子、迎娶、拜堂、坐床、喝喜酒、闹洞房、回房等十几个程序。男女结婚之前,双方要拟定结婚日期,一般要请人查日子,选定好日子后,写出贴子,由男方送到女方家中。有的要请男方兄长之类下贴子,男方要招待酒宴,至女方家后,女方家人也盛情款待。有的则由男青年直接送到女方家中。迎娶是结婚中最为繁琐的事情。结婚之日,女方寅夜便给新娘梳洗打扮,新娘身披红袄,头戴凰冠,肩披霞帔,腰系罗裙,腿扎红带,脚穿红锈鞋,手戴戒指,耳戴银坠,头顶蒙头红,有两位亲人(哥弟辈)用椅子从屋中抬入轿中,也有背入轿内的。随着音乐声,起轿缓行。起轿后,由兄弟等亲人手扶轿杆护送一程,中途返回。也有亲属亲自送到男家(叫大客),多是舅父、堂叔父、或本族有威望的人。大客及迎女婆和送女婆分坐木轮大车紧跟轿后,木轮大车用红席红毯遮顶,车厢内被褥铺垫,大车由马或驴、骡拉。其后嫁妆随行。陪嫁的妆奁多是女方备置,或有男女两家共同备制,结婚之日一同抬到男家。妆奁多少随女方贫富而定。嫁妆有四件、六件、八件、十件、二十件不等,多为木制柜、桌、椅等。箱柜内四角要压钱(压柜钱),多少无定数。被子四角订上制线,搭在柜面上。女方根据嫁奁多少,找雇抬送之人。抬盒人拿着喜帖,一路遇村庄、大树、桥、路口、墙、石碑、河流、山头、寺庙等均贴上一“禧”字帖。
男子结婚大都要铺排阔气一番,在女方准备送亲的同时,男方亦开始筹备结婚事宜。要找夫妻齐全的女亲属做被褥,有的在被褥内絮些带籽棉,被角缀上铜钱,被头一端不缝合,意为“多子多财,白头到老”。此外,事前还要先装饰洞房,清理庭院,张贴对联。举行婚礼前,男家还要杀猪、宰鸡、蒸馍,请厨师备办喜宴。亲戚朋友,宾朋乡里都要请到。婚前一天,请儿女双全的大娘、婶子、嫂子或婆母布置洞房,铺床叠被。用黄纸包好的砖垫新床,意为金砖垫床,人才两旺。再将备好的豆秸、芝麻秸、干草、红席铺在床上,然后,把染红的花生和红枣放在褥子底下,取其“早(枣)生”、“花生”之音,以求儿女双全。
女方到达男方的时辰,一般在寅时,卯时,至男方村头时,鸣锣吹号。男方来人迎至村头。为了宣扬喜庆场面,轿子徐徐缓行,乐队唢呐笙箫齐鸣,看热闹的男女老少随轿而行,至大门口按一定方向落轿。先有二人在门外将大客迎至客厅,茶烟伺候。这时由男方娶妻婆给新娘银圆或铜子一百文,红绿绸布各一方,分别攥在手中,然后掀帘出轿。器乐齐奏,鞭炮齐鸣。大门挂彩红(约六尺长红绸布),有的门上放两块砖,红筷一双,栓一双制钱(用红布包裹),门前两边放一对火盆,盆内烧木炭。由两个十二、三岁的盛装小姑娘手执酒壶酒盅分把轿门,送女婆和迎女婆扶新娘子出轿。新郎把系有花朵的红绸子一头送到新娘手中,新郎引路,新娘由迎女婆和送女婆挽扶,脚踏红毡(或红席),轻移莲花碎步,徐徐前行。来到院中央红地毯(或红席)上,女左男右并排站立香案前,香案上摆着鸡鱼肉肘糕点等供品,红烛闪闪,神香袅袅。新娘站立中央,在主婚人吆喝声中,“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对拜,同入洞房”。一对新人对天地、父母行三拜九叩之礼,夫妻互拜行点头礼,后进入洞房。
婚礼的第二天,新婚夫妇要携礼到新娘的娘家认门,俗称“回门”。女方要认真招待新郎。夫妇同回家中,婚礼便告结束。

4.服饰
清代,地主豪绅及经商求学的男子,均着长袍(或衫)、马褂,裹腰长裤,扎腿带子,自制布袜,圆脸布鞋,头戴红顶瓜皮帽。一年四季,除有单棉夹衣之分外,样式基本不变。贫苦农民,衣着样式随季节稍有变化。农着是对襟褂长腿裤,线绳或布条扎腰。秋季和冬初推车挑担的,喜欢穿衩裤,穿脱方便。冬季棉袄棉裤,有时穿棉大衣。严冬时穿大袄(棉袍)的人也常见,用大包扎外腰,布带子扎裤腿。所穿产鞋最富特色,鞋底结实如板,鞋帮厚坚硬,前有硬钩朝上,后有双重叶根。小孩多穿虎头鞋。帽子冬天才戴,有毡帽头、满头抹、缎帽壳等。20年代,制服中山装在政府公职人员中和青年学生中开始流行,西式大衣、礼帽也有人穿戴。
女式上衣多带大襟,高领上钉双扣,肥大过膝。裤子肥大,四季均以带子紧扎裤腿,年轻人扎红带子,中年人扎绿带子,老年人扎青带子。因缠足,多穿尖鞋。鞋式有割花、绣花两种。冬季少数老年妇女戴的棉帽有大顶圆帽,前钉红绿缨子。女孩子所戴虎头帽,配有两根飘带。20年代,女子服饰也与前不同,富家女子始穿旗袍花裙,穷家则穿较小的大襟袄褂,长裤则不扎腿。
建国后,中山服、列宁服、国防服长兴不衰。夏天多穿衬衣马夹。50年代初期,肥裤大兴,中期瘦裤时髦,后期有肥有瘦。帽子、鞋子样式繁多,八角帽、解放帽、“三片瓦”皆有,鸭舌帽也偶有戴者;布鞋仍以圆脸布鞋为主,胶鞋、塑料底鞋多起来。解放鞋、球鞋、皮鞋、布鞋并行。女子多穿双口袢带鞋、胶鞋(布帮胶底)、白球鞋。袜子也有布袜换成针织线袜,并有长筒和短筒、厚和薄之分。年轻妇女穿花衣,蒙方形花围巾。有的穿短肥的高吊裤,长筒花条袜、卡袜卡、提蓝鞋,显得格外俊俏。
进入80年代,服饰变化,日新月异。随着季节更替,新式服装不断出现,花样繁多,春、秋两季,中、青年人着西装者最多,并饰以领带、领结。喇叭裤、面包服、羽绒服、呢绒针织衫,应有尽有。此外,中山装、休闲装、牛仔服、迷彩服、夹克衫、各类皮衣也都很流行。呢子帽、鸭舌帽、皮棉鞋、皮凉鞋、塑料凉鞋等样式繁多。女式服装,花样更难以计数,有面包服、羽绒服、西服、牛仔服、迷彩服、蝙蝠衫、羊毛衫、马裤、长筒尼龙丝袜、各种领式长短上衣、各式裙子、高筒皮靴、高跟尖皮鞋、高跟凉鞋等。此外,男女式旅游鞋、男童海军服及各种军服样式、各自的校服、女童的蝴蝶服等不胜枚举。境内成年男子历来出门、上班,讲究礼仪,夏季不穿短裤、裤衩。

5.居住习俗
新泰境内住房多为起脊草瓦(或瓦房),有四合院、三合院等。院落无论大小,都有一定高度的围墙遮拦。
传统布局北为正房三间,坐北朝南,正中开门,左右安窗,俗称“堂屋”。两边各一间,称“耳房”,有的门通堂屋称为里间。每间南北长3米,东西宽约为2、2米,面积约7平方米。东西屋为厢房,多为2间,亦有3间者。南房为下房。东南或西南一方盖大门,另一方则盖栏圈,可喂牲口、做厕所。大门内有“影壁墙”。北屋门前左方设“香台”。豪门大户建“三进三出”院落,一般有大门、仪门、月台、厅房、门房、内宅、花园、粮仓、柴禾园等。房屋结构讲究四梁八柱大檩再加大橼,合瓦大脊,石墙砖垛,并在脊檐山墙等处饰以“五禽六兽”,刻有“元亨利贞”、“福禄祯祥”、“富贵寿考”等字的砖刻或陶制品。一般房子都在山墙上立“吉星高照”砖刻,檐角嵌“太公到此”砖刻,冲街的屋墙嵌“泰山石敢当”石(砖)刻。不论贫富家家都单设饭屋和栏圈,讲究“东南饭屋西南栏,饭屋靠近大门边”。大门屋门均有门帖石。凡无后院墙而紧靠邻居的房屋,后边不能开窗。左邻右舍的主屋,高度要大体持平,尤其处于上首(左方、前方)的房脊不能超高。
建国前,这种四合院只有少数富家才建得起。条件较好的住三合院(没有南屋),多数人家只建有5间或4间北屋带厨房(俗称饭屋)、大门和栏圈。山区穷苦人家,只住3间小屋。几代人同住一院,长辈住正房,长子住东屋,次子住西屋。
建国后,几代人同住一院的现象逐渐消失,多是每对夫妻一个家庭,一个家庭一处院落,仍保留传统的四合院、三合院形式。建筑布局有所改变,北屋5间建成两口,堂屋3间,小堂屋2间。东西两面各盖厢房2间,建大门楼;另一面建厨房和栏圈。
80年代,农村始出现楼房住宅,样式为正房建成两层,其他房屋为平房,有厨房、厕所、大门、院落等。建筑布局依旧。
综上所述,新泰这个“千年古县”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、独特的地理文化、古老的地名语言文化和鲜明的乡土文化,它们构成了新泰地名文化内涵的四条主线,且相互交织。从地名学的视角概况来讲,地名是语言文化的词汇,是历史文化的化石,是地理文化的标识,是乡土文化的象征。总之,地名是一种文化形态,是一定文化的载体,是传播文化的媒介,是研究区域文化的线索。

6、丧葬
境内旧俗,人死后实行土葬,其丧俗程序极为复杂,先后有停灵、报丧、戴孝、泼汤、吊孝、打坟、入殓、出殡、圆坟、一七、五七、百日、祭日等内容。一般是人去世后由家人停灵,后由其家族的长者出面组成一个临时班子主持办理丧事,人数根据家族大小、儿女多少、亲戚多少而定,多少不等。治丧委员会分外柜、内柜,设主任、内柜、外柜各1人,负责办理设灵棚,雇用丧乐班、修坟、买棺、报丧等一切事宜。一般主任统管一切,内柜管理内务钱物收支,外柜负责吊唁宾客登记等及杂务。孝子带孝,子女持服。讲排场的要雇两个丧乐班,一班在内负责宾客祭奠时奏乐,一班在外,负责主宾回礼时奏乐。吹吹打打,孝子及逝者三代子侄、内眷披麻带孝,随着鼓乐迎客、谢客,给女婿、外甥更衣、谢座,三次泼汤等等,一天内忙忙碌碌,甚是繁琐,直到出丧把逝者棺材填入坟穴,堆起坟堆,逝者才算入土为安。第二天一早还要圆坟,随后就是一七、五七、百日、祭日、出服等,三年之后,才算完事。